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2010年 05月 07日 09:23    游遍天下
 

   孙中山铜像

   在南京中山陵藏经楼前、黄埔军校旧址、广州中山大学、澳门国父纪念馆四处分别立有一尊完全相同的孙中山铜像,。他们都是孙中山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捐赠的。

   这四尊铜像均由梅屋庄吉聘请日本著名雕刻家设计,委托日本著名铜像铸造业主铸造。当年,梅屋庄吉的资金周转遇到了难题。铸造孙中山铜像的开支巨大,交付的定金就相当可观。最困难的时候,梅屋动用女儿的嫁妆铸造铜像。

19293月,梅屋庄吉偕夫人女儿乘船护送第一尊孙中山铜像到达北平,并前往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堂吊唁。1930年至1931年,梅屋庄吉将三尊铜像分别赠给中山大学和当时的中山县,其中一尊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山移至澳门国父纪念馆。

   兰州中山桥

   中山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234,宽7.5,有6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装:时代标签

   中山装的由来,据说是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河内由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为了节省外汇,并能体现中国国情而授意黄隆生设计一种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山装原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将一套旧的陆军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军制服。但它既非“唐装”,更非“西装”,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由于孙中山声望很高,这种服式便迅速流传全国。

   孙中山曾阐述该服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在领口(纽扣)和内侧(口袋),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2010年03月号 总第101期 (来源: 游遍天下) 编辑: 古亮宇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邮发代码:46-153 人民币18元/港币18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深圳商报社大厦7楼 电话:0755-83916958, 83907299, 83916977 广告价目
Copyright©2009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