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 周一渤
如果说,陕北的老腰鼓让黄土地沸腾了,而极富特色的陕北剪纸倒让这黄天后土红火起来。在一浪赶一浪的沟峁坡梁之间,
这一动一静,让黄土世界年味十足,相互辉映,魅力无穷。
榆林剪纸是榆林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是享誉中外的陕北剪纸的精华,也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它兼备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写意豪放和南方剪纸工巧细致、写实秀美的特点,具有“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的内涵”。
榆林剪纸的火红祝福
千百年来,榆林剪纸以窗花、喜花、寿花、炕围花、祭祀花等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年年岁岁、世世代代,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社会风景。剪纸更是陕北妇女一生必修的女红课之一,“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谁的花儿剪得好,谁就是村里的能人、文化人,受人尊敬。然而,更让这些剪纸婆姨出尽风头的还是当今社会。陕北剪纸早已走出陕北,走出中国,在世界艺术殿堂大放异彩。
每年春节,吃的穿的安置好以后,婆姨们最拿手也是最爱的便是盘腿坐在炕上剪窗花。家家户户的窗花一贴,便显得喜气盈门,春光无限。在黄土梁沟沟峁峁一排排窑洞上,像一朵朵火苗,极其耀眼,燃烧着陕北人的希望。榆林剪纸中的窗花题材丰富,多姿多彩,多以吉祥祈福为主题。榆林著名的剪纸艺术家张晓梅还能把陕北民歌故事创编成剪纸,原汁原味的剪纸艺术成了体现本土特色的民歌文化的最佳载体。
陕北剪纸似一首优美而古老的歌,它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幸福的企盼。“蛇盘兔,必定富”,是陕北婆姨心中最真切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