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房是一个玩的地方。
早在2000年,中国第一代背包客就聚在“新浪驴坛”。磨房是脱胎于“新浪驴坛”的若干地域性论坛之一,最初还挂了深圳两个字,叫“深圳磨房”,后来全国各地的人都上来,地域属性就弱化了。
那时,“背包客”是一个新奇的族群,一帮最具冒险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成为常人眼里的异类。在世人都还为票子、妻子、孩子等等忙碌的时候,他们背着包到处游荡、不务正业。消失数月后突然出现,找个咖啡馆,数十名同道中人,一起看片,分享远方的精彩,众人因而又心生向往。
磨房是个玩的地方。
网站最开始只是一个论坛(到现在也还只是一个论坛)。建立初衷就是给爱出去玩的朋友一个交流的地方。周末爬山、露营或者是长假走个长线,都可以在这里约个伴。回来后贴照片、写游记,分享心得。
因为都希望能够玩得比较纯粹,约定俗成了一些规则,慢慢形成了大家都认同的理念:
“平等”是玩登山和自助游所推崇的一个信条。
首先是人和人之间平等,比如:“所有费用大家AA,包括领队”、“每个队员都是领队,大家共同承担责任”、“对当地文化、习俗的尊重”等。
其次,是人和自然的平等,人并不凌驾于自然之上,从精神上的“对自然的敬畏”和力所能及的“走过不留痕”、“清洁山野”,因为磨房的人都相信,人并不能成为自然的主人。
“独立”是背包客所推崇的另外一个品格。所以,那些一上来就问某某地怎么去的新人经常被拍砖。问问题之前,动手搜索一下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许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就始于一个地名的搜索。
提倡个人独立和自助的同时,在团队角度同样倡导“互助”。旅途是人生的缩影,无论是一队一起出行的同伴,或是途中偶遇的旅伴。且行且珍惜。
磨房是个玩的地方。
磨房是大家玩的地方。因为热爱,所以停留。磨房很多事情都是义工完成的。
几十个版面,版主每日端茶倒水维护版面讨论秩序;助学、支教,又捐款建了十几所小学;各地每年一次数千至上万人的百公里系列徒步活动、发现城市活动、自行车骑行活动;户外安全宣导和培训、清洁山野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义工自己组织完成的,而完成这一切不仅仅是出于对户外运动的热爱,更包含着对生活的爱。
磨房是个玩的地方。
户外和旅行曾经很小众,而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去触摸世界。互联网的演变,纯粹论坛的磨房显得如此古旧。
磨房会坚持,坚持曾经的仗剑走天涯的梦想。
磨房会变化,会拥抱种种变化让每一颗自由的心走得更远。
在旅行和互联网两条线的交点上,磨房是个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