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2013年 11月 01日 10:12    游遍天下
 

    嘟嘟车已经在门口等候,微弱的车灯刺破印度洋的黎明。我收拾好随身物品,朝楼下走去。黑暗依旧覆盖着大地,往往在这时,你难以分辨这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嘟嘟车的声响完全占据耳朵,沿途逐渐看见零星早起的人。经过一大一小两座架设在泻湖(Logoon)上的石桥,鱼市就到了。这里如城市的心脏,早已沸腾。叫嚷着的鱼贩、刚归来上岸仍然带着倦意的渔民,还有金枪鱼、石斑、旗鱼、小鲨鱼等各种海产,浓烈的鱼腥味扑面而来。

    如果你不能忍受这强烈的异味,请随我爬上市场二楼的天台。市场管理员依然在贪睡,并没有人会阻止你。唯一让你觉得抱歉的是,你会惊扰到在此休息的野狗们,它们慌忙地窜下楼去。

    附近并没有高层建筑,天台的视野极为开阔。市场就在海边,像吸铁石一般,数百条大小各异的渔船依附在靠近市集的浅海。近处船上的渔民们在争论些什么,船头的旗子在风中猎猎地响。周边渔村星星点点的灯火亮起来。

    尼冈博的一天,开始了。

    时间拨回到大航海时代,这里也停满了船只,只不过那时更多的是商船。

    季风给这里带来丰沛的降水,也使得希腊、犹太和罗马的船只可以扬帆出海,载着水手、海盗、商人的野心与梦想远渡重洋来到此地。罗马自然学家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在其百科全书式的《自然史》中提到,只要赶上当时被称为Hippalus的季风,从红海港口Ocelis出发的旅行者很快就能达到这里。

    尼冈博曾经是世界上最好的香料肉桂(cinnamon)产地,最初这单买卖由摩尔人(穆斯林的后裔)掌控。围绕肉桂贸易,各国纷争不断,葡萄牙人垄断经营直到1644年荷兰人的到来。在他们的强势控制下,尼冈博一度化身印度洋上一个繁忙的贸易口岸。荷兰人用贸易所得在此建立起一座有城墙的堡垒以维护统治(在荷兰人的殖民地你总可以找到这种被称为“Fort”的建筑)。今天的旅客当可从屹立于城镇中心的那座仍在使用的钟塔想象当年的景况。

    此刻,不过早上7点,整个城市已经苏醒。

    我向来乐于深入某地探寻那里的风土人情,而不喜欢走马观花浏览各处景点,所以我选择这样自由随意的方式,漫步在尼冈博的街头。

    挑了些海产放在随身包里,离开鱼市,往客栈方向折返。你很容易就到达渔民聚集的村落,尼冈博的脉搏和它真正的生活就正在上演。

    渔村探秘

    渔民们的生活近乎赤贫,海潮几乎能扑到石头垒砌的房间里。捕鱼可能是他们掌握的唯一的生存技能。他们使用的工具和百年前并无二致,尼龙渔网与支腿独木舟(utrigger canoes carved out of tree trunks)。这种独木舟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被称为 oruvas的支架部分和被称为paruvas带有风帆动力装置的狭窄舟身。这种船并非斯里兰卡的原创,而是葡萄牙人从非洲东南部的莫桑比克驾风而来,被当地渔民沿用至今。在他们的观念里,这种木造的渔船才是适合这片海域的工具。他们并不喜好使用金属,担心带磁性的船只会释放出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危及海洋。

    在以往,渔民们只需要在近海的湖稍事劳作,便可捕得充分的渔获,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他们不得不走得更远,航向大海深处才能获得足量的收获,这样人力物力的耗损也呈直线上升,有时,甚至要赔上性命。为了维持生计,现在也有渔民开始寻找其它谋生的途径,比如需要更高技术含量的棕榈酒和椰油炼造。

 
2013年10月号 总第143期 (来源: 游遍天下) 编辑: 刘晓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邮发代码:46-153 人民币18元/港币18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深圳商报社大厦7楼 电话:0755-83916958, 83907299, 83916977 广告价目
Copyright©2009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