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2010年 07月 05日 08:20    游遍天下
 

记忆尘封的墟市

千年,如何计?

今天深圳与香港的关系唇齿相依,每天往来人货百万计。

一度,深圳河曾经寒凉似冰河,切断了一河两岸本来相连的命运,肯定大多数深圳及香港今天的居民未曾知道她的历史。

深圳原属宝安县,宝安县亦也包括1842年后划入另一命运的香港。而当年宝安的中心并非今天深圳外围的宝安,自然也不是渔村的香港岛;而是深圳河延伸后海湾南岸新界最大的平原,原来河道交错咸淡水交界的鱼米之乡元朗。

元朗,其“朗”字原应写作“塱”,意为在水中央之垒;元亦作圆,这便是元朗本来地理环境之原形。

元朗本为宝安一带之中心墟市,吸引附近村镇民众来此贸易;现今仍在之旧墟为主角,周边南边围,西边围等村颇多杂姓,元朗之原居民早在英国人进驻新界前已定居此地,但他们亦为异乡人,其祖先到元朗行商而定居于此,他们大部分原属深圳皇岗,福田,沙头(上沙,下沙),沙井,以及东莞的怀德,长安,福隆……当然也包括元朗附近的锦田,屏山,厦村,新田……

在我极幼之60年代,某次随长辈到元朗河畔,旧墟对面的西堤街,行至水边眼前一大片帆影,那么一瞰,印象至今难忘;遍寻老照片却难找记录。船的源头?当然除香港水域,肯定亦包括对岸宝安深圳。

香港民间千百年贸易轨迹尚未完全改变,然自上世纪60年代后香港经济的起飞,一切传统民生活动改头换面。

守望千年的氏族

香港今日的元朗,本来只是过去”大元朗”西南的一片湿地,大部分原属邓姓。

新界邓氏原居江西、福建等地,赵宋初年,世居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白沙乡的邓汉拔,迁居广东,其四世孙邓符则迁居岑田(今香港新界锦田),邓氏开始在此开枝散叶,创力瀛斋,建力瀛书院供人读书讲学,是香港最早的书院。随后邓氏家族在新界一带分建坑尾,坑头、塘坊、新村、桥头围、洪屋、灰沙围及上章围等村,而屏山地区邓则已为大族,直到今天,新界一带邓姓人口已超过35万。

但历史归历史,邓姓为元朗以至新界人口最多占地最广的家族,早在北宋落脚元朗真正原由为何?

早在邓姓到来之前,元朗已非默默无闻之荒芜地,例如邓姓最早插旗于今天锦田,古时名称岑田,解释了那片土田本属岑氏,他们去了哪里?中间经历宋,元,明,清;直至英国人的到来,虽然家谱清楚名列祖先名字的传承,发生过什么事?朝代更变带来何等冲击?不可能无一字交代,着实亦也如是。

千年历史,海角一隅如此孤寂,尚待细细追究从头。

 
2010年05月号 总第103期 (来源: 游遍天下) 编辑: 古亮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邮发代码:46-153 人民币18元/港币18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深圳商报社大厦7楼 电话:0755-83916958, 83907299, 83916977 广告价目
Copyright©2009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