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开始,上海正举办的据说是亚洲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安迪·沃霍尔回顾展“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时间是从2013年4月29日开始一直持续至7 月28日。
“五一”假期期间看展的人很多,我后来也去看了,和其他人感觉不同的是,其中很多作品我都是在沃霍尔在世的时候看的,当时买他一张签名的丝网印也就几百、几千美元而已,自己见证了他的被造神过程,也见证了纽约曼哈顿索霍区的荣耀过程,很有感触。
安迪·沃霍尔其人
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界登峰造极的人物,他推动了现代艺术朝当代艺术的发展,是我们那一代人心目中的明星。1962年11月6日,沃霍尔在纽约举办第一次个人展,也是他以波普面貌第一次亮相,地点在埃莉诺沃德固定美术展览厅,作品有《马里琳双联画》、《一百个坎普汤罐》、《一百个可口可乐玻璃瓶》、《一百张美元钞票》,全部是美国象征性的物品。
就这个展览的作品和沃霍尔、李亨登士敦这些波普艺术家引起的轰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1962年12月举办了一场关于波普艺术的研讨会,批评家指责波普艺术是对消费主义的“谄媚”(Kitsch),但是这个运动已经启动了,针对控制现代艺术差不多二十年的“抽象表现主义”开火,颠覆了现代艺术的进程,从而掀开了当代艺术的第一页,沃霍尔因此也成了奠基人物。
如果看看当年的售价,实在不高,《一百个坎普汤罐》原作价格在1964年是1500美元,而有他签名的丝网印是6美元一张。如果有个人当时用6000美元买他的丝网印签名版,可以买1000张,而现在,每张签名丝网印的价格都超百万美元,十分惊人。
沃霍尔的疯狂工厂
沃霍尔换过五次工作室,他称自己的工作室为“工厂”(factory),都在纽约曼哈顿,我去纽约的时候曾经一个个地去看过,分别是:
第一个“工厂”:列克星敦大街1342号(Factory: 1342 Lexington Avenue);
第二个“工厂”:东47街231号(The Factory: 231 East 47th Street,这是沃霍尔1963–1967年期间工作的地方,但是建筑已经不存在了);
第三个“工厂”:联盟广场33号(33 Union Square),在“德克大厦”(Decker Building)里面,沃霍尔于1967-1973年在这里工作,是很关键的时代;
第四个“工厂”:离上面那个联盟广场33号德克大赛不远的百老汇大街860号(860 Broadway),这个建筑我最近去看过,完全装修一新,一点沃霍尔时代的痕迹都看不见;
第五个“工厂”:33街东22号(22 East 33rd Street),这是沃霍尔后期的工作室,时间在1984–1987年间;这个建筑也不存在了。他最后的私人工作室还有一个,在麦迪逊大道158号(158 Madison Avenue)。在纽约他曾经有两个家,一个在列克星敦大街1342号(1342 Lexington Avenue),最后一个家在66街东57号(57 East 66th Street),也就是他第一个“工厂”的所在地。
他的 “工厂”,除了做画室之外,还兼做各种活动,拍电影、摄影、人体表演、晚上通宵达旦的狂欢,抽大麻、酗酒、性行为无所不有,用世俗的眼光来说,是很乱的一个窝,因此也特别大,到处都是破烂家具,凳子都是缺腿的,到处都是油漆,连天花板都好像打过仗一样,当时国内的前卫艺术刚刚冒头,我想国内年轻艺术家会很喜欢他的这几个“工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