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2009年 09月 03日 08:39    游遍天下
 

城墙从多处设通向地下的石阶和通入房内的木浮桥。院落内的房屋高度进行了严格测算,站在城墙上,可以看到整齐的青色房屋围成的四合院落,房角蹲坐的各类小兽,院角搁置的巨大石碾和石磨,但只看到屋顶或部分墙体,根本看不到地面上的任何事物,更做到不到“一揽众山小”,这也是基于安全考虑。据说院中本无树,为防贼人藏身和枯叶季节失火。

现游客仍可观墙内半探铜钱光亮的外缘,据说铜钱是工人的工钱。修健庄园时,若被检查出衔接处不平,工人就要用自己的工钱充进去垫平。

昔日离魏氏庄园仅两公里的黄河,在魏氏庄园高大坚固的城垣面前无计可施,决口也罢,风沙也好,都无法侵入到庄园的丝毫,魏氏庄园成了实实在在的安全地带。

四代拆屋卖庭柱

 “自守之虏”。魏氏家族从搬进庄园开始,就已显出衰败迹象。这座貌似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小城堡,反映的是庄主的一种“乌龟心态”和“鸵鸟策略”,自我封闭!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私盐猖獗,盐、当两业由盛变衰,1914年,山东盐务进行改革,食盐由民营改为官营,从此支撑魏家财源的半壁江山移手,而魏氏家族的另一财务支柱当铺典当业也越来越不景气。魏氏家族的两个支柱坍塌。

此外,魏家协和在蒲城的当铺失火,物品全部被焚,存当人纷纷以当票为凭据索赔,魏家只好变卖家产还账。这一偶然事件也加速了魏氏家族的衰落。

当地人说起魏家的兴衰故事时,总会感叹:“富不过三代啊!”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一代穷,二代富,三代挺胸大揭肚,四代拆屋卖庭柱。”好像这就是历史的轮回,魏氏一门也逃不过这一历史怪圈。

魏肇庆率家人搬进庄园居住之时,诺大的庄园,只有魏肇庆夫妇及其长子、次子、女儿五口人居住,人丁不旺。魏肇庆寿命不长,活到五六十岁便病故了。魏肇庆有二子三女,其长子成了庄园的主人,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不仅衣食奢侈,还抽大烟,娶了五房妻妾。而其生意却相继亏损,最后变卖家产,坐吃山空。小儿子杰20娶妻21岁便亡了,其孙也有少亡者。硕大一个家族,竟是钱旺人不旺!魏肇庆特别疼爱小女儿。人言其容貌美丽、性情孤傲,没有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夫婿,竟终生未嫁,至38岁乃抑郁而终。

魏氏家族的人为何都短命而死呢?据说是因为房顶黑黑的平板全是铅。当时为了防火,房梁和檩条全都灌了铅,而铅是有毒的,魏氏家族的人大概是因为铅中毒而早亡的。

魏氏后人魏炳明上世纪50年代随母亲改嫁到滨州市刘家口村,后改姓梁。他从未踏进过魏氏庄园,他生在庄园外——当时的魏氏庄园已经成为人民政府粮站。当人们问及魏炳明想不想回老家魏集去住,他总摇头:“现在在那里五服里的人都没有了,还回去干嘛?连借个扁担都难。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啊!”

“富润屋,德润身”,魏氏后人对钱财身外物的领悟比他的祖辈更加透彻啊!

图说:“门前有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庄园的大门南侧的古槐承载了主人美好的愿望。当时的内墙已成外墙,当时的外墙,已经损毁消失,墙高10米,根基厚3.8米,顶宽1.5米,结构采用明清城墙的传统模式,内为三合土夯筑,外砌青砖。城门口立着两杆升,上有铜元、蝙蝠图案,日进斗升,福禄双全,步步高升... 升在中腰,还有上升的距离,美好的期盼和现实的距离... 二进门上有垂花吊饰,故名垂花门,古代说的大家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指的不迈出这道门,魏肇庆最疼爱的小女儿就住在这里。具有传统象征意义福禄寿喜的蝙蝠,喜鹊,仙鹤,梅花鹿,既是一种装饰,又包含了主人美丽的心愿,也表明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2009年7月号 总第93期 (来源: 游遍天下) 编辑: 李侃
   上一页   1   2   3   4   5  
 
 
邮发代码:46-153 人民币18元/港币18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深圳商报社大厦7楼 电话:0755-83916958, 83907299, 83916977 广告价目
Copyright©2009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