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2014年 02月 20日 11:10    游遍天下
 

    蒙古马的时代

    十三世纪初,蒙古民族从大分裂走向大统一,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而这辉煌的背后有一位伟大的功臣——蒙古马,所以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蒙古马的时代”。蒙古马就好像是为赢得战争而降临人间的神将,或是为在战斗中保护战友和赢得荣誉而练就的超越一般生灵的存在。在激烈的战斗中,蒙古马食宿简便易行,围追防范能力很强。它能吃任何异地牧草,能不分昼夜不管冷热的站着睡眠,所以它体力恢复极快,这些特殊性能使其在战争中始终保持健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也有人骄傲地说,成吉思汗统率的蒙古军队进攻或退守中,只要蒙古马一马当先便万夫难挡。

    马是蒙古骑兵的好朋友、好伙伴,马对于骑兵就像水对于生命一样重要。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每次出征时,每位战士除乘马外还要至少牵引少则一匹,多则三匹的战马同行。乘马跑一段路程后,便丢给战争途中的专门养马人,换上另一匹膘肥体壮的战马继续前进。马为蒙古大军赢得了时间,占据了有利的地形,使得成吉思汗的战事经常处于主动地位。马与蒙古人南征北讨,百战百胜,创造了灿烂的蒙古族文化。

    草原马文化

    祖国北方的这片绿色是一个文化的国度,蒙古族人民在这里创新着高雅的文化,马在这里彰显着高贵的品质。马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渗透在蒙古族文化中,成为蒙古族文化中的精品;骏马驰骋在草原上,点缀着蒙古大草原,成为草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说北方草原是蒙古人的历史摇篮,那么矫健的马儿就是蒙古人创造历史文化的主要工具。马在蒙古族的日常生活中,在蒙古民族成长的不同历史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古至今,蒙古族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对马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蒙古族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祭祀习俗和文学艺术中,几乎都伴随着马的踪影。

    蒙古人为马设计了许多节日,如:赛马节、马驹节、马奶节、神马节等。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奉养着成吉思汗的神马,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日,国内外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会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成陵,祭陵之后还祭祀神马。蒙古人把马头视为人首一样尊贵,严禁打马头,不准辱骂马,而且马头被当做典型而传统的乐器标志,因此有了马头琴。在草原上,在蒙古包里,随时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马:奔跑的马、静止的马、画上的马、雕刻马等,连蒙古国的钱币和国会图案上都有马。

    草原马文化构成了蒙古族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万年的积淀,蒙古族马文化已渗透到蒙古族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已与这个民族的血脉相融,成为永恒的主题。

    (本文作者为中国马业协会秘书长、蒙古族马科学专家,被誉为“蒙古马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承者”。)

 
2014年01月号 总第146期 (来源: 游遍天下) 编辑: 刘晓宇
   上一页   1   2   3  
 
 
邮发代码:46-153 人民币18元/港币18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深圳商报社大厦7楼 电话:0755-83916958, 83907299, 83916977 广告价目
Copyright©2009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