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大型轧钢厂
我国第一座规模巨大、具有最先进技术设备的大型轧钢厂,是我国重轧生产基地之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修铁路、建厂房、桥梁,以及巨型机器的机架、机座等的材料、轮船兵舰上的龙骨、拖拉机上的履带、制造无缝钢管的管胚,都由大型轧钢厂来轧制。
无缝钢管厂
我国第一座无缝钢管厂,目前以三套热轧无缝钢管机组为“龙头”,以石油管加工生产线和冷拔(冷轧、旋压)生产线为“两翼”,具有年产40万吨能力的大型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其主导产品有高、中、低压锅炉管、厂油管、地质管、合金管、汽车半轴套管、厂油裂化管、化肥管和结构管等,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石油、电力、航天、船舶、军工等行业。
炼铁总厂7号高炉
炼铁总厂是鞍钢发展历程中最有代表性的工厂之一,是一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企业,自建厂以来英雄人物不断涌现。
当年,以孟泰为代表的鞍钢工人以主人翁的情怀和战天斗地的气概,恢复7号高炉生产,炼出了新中国一炉“争气铁”,7号高炉曾被誉为“高炉王”。
“鞍钢制造”无处不在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鞍钢就为新中国造船事业的发展,开发出了中国万吨巨轮所需要的2C、3C、4C造船板。新中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所用钢材就是由鞍钢生产的。我国目前建造的最大的30万吨超大型油轮中,鞍钢船板使用比例达90%。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产一、二代主战坦克全部采用了鞍钢研制的“603装甲板”,而我国第一颗地对地弹道式火箭所用的蒙皮和内外壁用钢板均为鞍钢生产。
鞍钢是我国铁路重轨生产基地,重轨产品已经用于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秦沈客运专线等重点工程,还为胶济客运专线提供了一批时速为250公里的单根百米长钢轨,这条客运专线因连接着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地青岛而被誉为“奥运专线”。在“水立方”项目中,鞍钢共提供8000多吨优质钢材,约占“水立方”所需建筑结构用钢的三分之二。
在三峡水利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工程、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鞍钢制造”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