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梓里村,不远处就可看见何仙姑家庙。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是增城小楼人,家庙为祀奉何仙姑而建。家庙有两节庆,每逢农历三月初七为仙姑诞,农历八月初八为仙姑得道成仙日,庙内香火旺盛,在感叹何仙姑家庙建筑精巧之余,还能祈福开运。 在家庙正堂屋脊瓦顶上,一棵桃树正迎风生长,经历百年风雨,依然四季常青,年年开花,岁岁结果。每到仙桃成熟时节,慕名来看仙桃“尊容”者络绎不绝。
骑着车,围着东境村转了一圈,这个古朴的村落,村子里保留下好多祠堂,还有一个大宅院,这是昔日的科举文魁,如今村子里但凡哪家哪户有人要考大学,都要去拜上一拜。村子里依旧保持着最古老的味道,种植水稻、养鱼,甚至在村中还能见到酿酒坊、豆腐坊。这里的人们都以这种最原始最淳朴的方式生活着。还有什么能比躬耕陇亩更值得尊敬的呢?临走前,从一个村民口中得知一个趣闻,东境和西境的人们都姓“周”!看来,这“周庄”还真有点意思。
山水玩不停,白水寨景区踏春
当车开进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猛然感觉身边被一大片绿色植被包围了。汽车在弯曲的山道上行驶着,打开窗户,感受春天的味道。白水寨景区周围没有工业的污染,所以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很高,来这个“天然氧吧”怡情洗肺,是再好不过的宝地了。
瀑布从山顶飞泻而下,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气势,形似一位秀丽端庄仕女,手托白莲,迎风而立,相传那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化身,她得道升仙时把自己的形态化成瀑布,瀑布也因而得名“白水仙瀑”。仙瀑山脚下的路段,有一条亲水栈道,萦绕瀑布落地后所形成的溪流,徒步的人们可以和清澈的水流亲密接触。白水寨建设了许多休闲游乐设施,最著名的当数登山天梯,总共有9999级,由山脚直达顶峰。一座威武的山门,上书“天南第一梯”几个大字,果不同凡响。
到派潭,品烧鸡去
在增城,有好多如同珍珠一样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地道美味。来派潭,若不亲口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烧鸡,那就算白来了。游完了白水寨风景名胜景区,从大门口出来,旁边便是一家名为“范家客栈”的饭店,这是来之前受高人引荐的地方。客栈是用一所古屋改造而成的,很有农家的味道。一进门老板便力荐派潭烧鸡和竹筒猪肉丸。
在范家客栈,老板娘热情的给我们介绍烧鸡秘制的原始过程。一人高的气炉灶放入源自本地的走地鸡,离火高温闷烧20分钟,由于基本不用炭火,鸡身不会被烧焦,而且也没有焦炭的味道。但想要吃起来够味,关键还是生鸡在焖烧前用特制的酱汁浸泡全身,再加上一些秘制调料才行。小溪流水,竹亭轩榭,田园美景与派潭烧鸡的清香可口相糅合,边吃边玩,大享野趣。
畅游广州路线情报
荔湾区绿道:途经增埗河、大坦沙环岛、龙溪大道、花地河、芳村大道、中山八路、沙面、沿江西路。全长49公里,凸显“水秀花香”、“西关风情”的特色。
越秀区绿道:途经麓湖路、沿江路、二沙岛、东濠涌沿线。城市中心区域“闹中取静”的绿道典范。
海珠区绿道:途经滨江路、阅江路、黄埔涌、新滘路(龙潭公园—上涌公园)、南洲路、海珠湖。约41公里的绿道随滨江沿线而建。
天河区绿道:途经车陂涌、临江大道(华南桥-科韵路),最后到达海心沙公园。
白云区绿道:途经流溪河、沙坑涌、北太路、太和北路、兴太路、鸦岗白云湖引水道、白云湖、石井河、增埗河。
番禺区绿道:途经大学城文化休闲绿道、金山大道段、西岸山海休闲绿道、海鸥岛生态休闲绿道、大夫山滴水岩山林休闲绿道。以绿廊为脉,体现水乡特色。
南沙区绿道:途经乌洲山东路、黄阁大道、市南路、滨海东路、环岛路、商贸大道、天后路、海湾路、凫洲大桥、龙穴大道、新龙大桥、灵新大道、万环路。水道密布,颇具滨海特色。
黄埔区绿道:途经龙头山森林公园、南海神庙、南湾涌、庙头涌、大沙街护林带西侧、广本涌、乌涌。观“古港名迹”首选线路。
增城绿道:起于增江大桥,途经小楼镇,止于派潭镇榕树下村,全长50公里,分荔城路段、小楼路段和派潭路段。
驿站也疯狂
高科技驿站:广州绿道驿站提供“八大绿色服务”,包括无线上网、手机充电装置及优质的移动通信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