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2009年 02月 18日 16:05    游遍天下
 

“富士艺伎”

1867年,应拿破仑三世之邀,日本派遣了3名艺伎参展巴黎博览会,无意之中将艺伎推为日本文化的代表。明治年间,日本人到美国演戏,6岁进入花柳界的艺伎贞奴上台跳舞,轰动一时,社交界妇女争相模仿她的歌舞伎服装,令西方人大为惊艳。此后,西方人游日本无不被领到花街、游廓,心荡神驰之余撰写见闻录,给欧洲人留下了“富士艺伎”的印象。

当时京都祗园有一个14岁出道的艺伎阿雪,胡琴尤其拉得好,美国大亨摩根的外甥对她的娇小身躯和黑发一见钟情。阿雪有恋人,予以拒绝。对方软磨硬泡了3年,用4万日元的天价(当时小学教师起薪是12日元)为她赎身,终成眷属。

浅草寺

浅草寺是东京最古老的寺院,号称东京发祥地,也是曰本现存的具有“江户风格”的景点,雷门、五重塔、人形烧(制作成各式各样的人物或动物造型的糕点,因限定在浅草寺附近的店铺里出售,所以又叫“浅草人形烧”,是东京特产)被称为浅草寺的三大名物。每年5月中旬,这里都会举行江户三大祭典之一的“三社祭”,7月9日、10日有灯笼花节,9月有桑巴舞狂欢节,12月下旬是毽球板节。

德川家康把这里指定为幕府祈愿所,重建寺庙,使其成为平安文化(菊文化)的中心地。现在通往神殿的路上,300百米左右的长街挤满了100多家店铺,有东京名点雷米花糖、偶人烧、炸糕、煎饼、丸子、江户玩具、和服、和式浴衣、扇子等土产礼品出售。

浅草寺东北,有一座“扇冢”,收集了所有艺伎用过、用旧的扇子。日本艺伎十分迷信,其中一点就是不能把用过、用旧的扇子随便丢弃或焚烧,那样会带来厄运,而是要送到扇冢。

翩翩艺伎/发型·妆容·服饰

艺伎清新脱俗,再加上美艳而华丽的装饰,光彩照人。从头饰到木屐,身上的每一丝颜色,都绚烂迷人、盛满风情。

发髻

艺伎的发型形成于江户时代,沿用至今。她们把一种黏性很强的发膏涂抹在头发上,在头顶盘成发髻,发髻里衬上一块绸巾,使发髻饱满高耸。用发叉绸带固定后,再插上发簪。这样的发髻需要无数发簪、头油、发蜡和时间打理。因此,艺伎们都十分小心地维护自己的盘头,睡觉时恨不能把头吊在空中,她们使用高15厘米左右的木制高脚枕,枕在脑后,防止发髻变形。

妆容

艺伎脸部之所以涂得非常白,是因为过去没有电灯,都是蜡烛,只有涂成那样才能使人看上去更漂亮。至于艺伎的手没有涂白,则是为了显示艺伎的清洁,提供餐饮服务时让客人放心。

艺伎通常把眉毛剃去,在眉毛上方额头画上的微微挑起“娥眉”。整个脸部脖颈只在脖子后面露出个像叉子一样、不涂粉的地方,称为“三足”,让人产生想像。

嘴唇也被涂上白色,只在上面画一个小小的樱桃口。海明威曾把日本艺伎的嘴唇比做白雪上的一点血。

服饰

艺伎的和服是和服中最为华丽的,一件件花团锦簇的和服不是剪裁、缝纫而成,而是一整块绣花的布料,一层一层地包在身上,由一排布带系成。上下一体,斜襟右掩,中间用腰带束起。一件手工缝制的和服要1.5万美元,如果租用,2个小时要100美元。每个艺伎起码都有10件和服。

艺伎穿和服的过程极复杂,有很多配套,光是绳子就有10条。穿和服最高技巧就是要把和服绑得又稳又漂亮,所以穿和服是一门专门的职业,要考牌拿执照的。和服腰带有很多种绑法,最重要的是外面一层腰带,手帕、扇子、钱包全都塞在里面。

身着和服,行走时要手提衣襟。因和服门襟是从左向右掩,门襟合在右侧,一般日本女性都是右手提襟。但艺伎是左手提襟,这样就把右侧的门襟合缝拉到中间,盖住了和服里面中衣的门襟合缝,据说这是表示艺伎“卖艺不卖身”。

从里到外一套和服,加上带子,据说有20公斤重。

 
2008年11月号 总第85期 (来源:) 编辑: 昌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邮发代码:46-153 人民币18元/港币18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深圳商报社大厦7楼 电话:0755-83916958, 83907299, 83916977 广告价目
Copyright©2009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