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刮起的“后福特主义”世界旋风中,毛主席所推崇的鞍钢宪法,以其时间最早、旗帜最鲜明,向僵化的福特式分工体制提出挑战,而格外受到世界瞩目。
鞍钢工业之旅
自1998年开始,鞍钢就打造“鞍钢工业之旅”旅游品牌,2004年,鞍钢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之一。为游客精心设计的旅游线路已有6条,采矿、选矿、炼铁、炼钢的旅游点增加到20余处,可以满足游客半日游或一日游的需要。目前,“鞍钢工业之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已成为鞍山五大旅游品牌之一,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数万人次。
“鞍钢之旅”,以钢铁生产过程为主线,以采矿、烧结、炼铁、炼钢、成材工艺流程为内容,以冶铁历史、矿渣艺雕和旧蒸汽机车、五十年代的炼钢平炉及废次钢材加工旅游纪念品为着力点,游客在鞍钢不仅可以领略到现代化工业企业整洁的厂容厂貌、独具特色的工业产品展示,还可以亲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过程。
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
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