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2010年 03月 25日 09:10    游遍天下
 

   为了与四川的工业配套,修通了六盘水通往攀枝花的铁路。修成了通往盘县火铺铁路。打通了云贵交接梅花山大隧道,通往昆明的铁路改变了云南省只有窄轨铁路的局面。当时援建三线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水钢援建人员来自鞍钢,煤炭设计院和煤机厂来自安徽,矿务局人员来自山东和东北,发电厂来自北京。新建了好多学校和医院,使得六盘水一时之间成为三线的重要地区。

   黔西是贵州最为闭塞的地方,三线建设在这部署了一批项目。贵昆干线复工的安顺—水城—沾益段横跨水城矿区,水城钢铁厂、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及水(城)大(湾)铁路支线等都地处矿区一期开发地带,10万职工和铁道兵指战员从全国各地同时涌进这个山峦起伏、贫困闭塞、高寒潮湿的新区,生活极其艰苦。

   职工来到贵州,取消了计件工资和各地名目各异的津贴奖励,统一执行国家新拟工资标准,即"一条龙工资标准"(相当于原五类半地区标准),而且建设初期均不准带家属子女。同时贵州过去很少重工业,劳保福利很少,艰苦工种的粮食定量一般都比老区每月低10余斤。职工加班延点,几倍地超额完成生产定额都只发正常的计时工资。因此,职工的实际收入普遍降低。矿区职工人均月收入1965年为62.9元,1966年为58.7元,1967年为52.1元,1968年为61.6元,1969年为64.1元,1970年为64.8元。但职工总是说:"这里是红军战斗过的地方,现在我们来建设大三线,就是不给钱也要干好"。

   1966年6月,煤炭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工作组向北京提出了两万余字的报告,盛赞矿区的业绩。他们说:这样的条件,这样的速度,“这是我国煤矿建设,也是世界煤矿建设史上少有的”。

   1966年初,冶金部抽调八冶由鞍钢包建水城钢铁厂。第一座36孔焦炉和568立方米高炉于1969年9月和1970年9月建成。接着续建2号焦炉和1200立方米的二号高炉,累积投资6亿元以上。在以后又逐步完成了大型制氧机站、转炉连铸设备、钢轨(小型材和线材)、开坯等全部配套工程,到了80年代末,使产量品种达到理想能力。

   此后20多年时间内,国家共投资40多亿元,建成六枝、盘江、水城三个矿务局和水城钢铁公司、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从而使六盘水这块边远封闭的穷乡僻壤一跃而起成为在中国经济战略布局中占居一席之地、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市。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

   乌蒙山是乌江发源地,也是古夜郎文明发源地。上世纪红军转战于此,毛泽东一句“乌蒙磅礴走泥丸”让这座山闻名天下!

   在草海泛舟,在百草坪牧马,在韭菜坪漫步,在马摆大山骋车,在陆家大营远眺,在哈喇河赏花,在石门坎、可渡河、云顶关行走,乌蒙山,风情万种。

 
2010年02月号 总第100期 (来源: 游遍天下) 编辑: 古亮宇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邮发代码:46-153 人民币18元/港币18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深圳商报社大厦7楼 电话:0755-83916958, 83907299, 83916977 广告价目
Copyright©2009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