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翠亨村陆皓东故居、陆皓东烈士坟场、陆皓东墓石雕及碑记。杨心如故居、杨殷故居、钱润华宅、翠亨村中山城、总理正街、翠亨农业展示区等。
图: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翠亨村庙北极殿。
翠亨村西门门上“瑞接长庚”石匾尚有一条裂缝,据说是孙中山与陆皓东实验炸药时震裂的。
图:孙中山起草《上李鸿章书》的书房。
孙中山祖父孙敬贤墓
孙中山崇高的威望和杰出的成就,使中山翠亨、香港百花林等地,留下了众多风水爱好者探索的足迹。而孙中山的风水之根、福荫孙中山一生成就大业的“真龙大结”被认为在翠亨。
据中国传统风水的理念,一块吉祥地,宏观上当处于龙脉涌动之处,方能生生不息,微观上地形应如九五之尊的宝座,方能立身稳固。孙中山祖父的墓穴,以及孙中山故居,被认为几乎完全符合以上的标准。中山祖父墓,位于纪念中学后犁头尖山北侧,在连接犁头尖山和一座无名小山的一条山岭下约10米处,两座山峰可看作青龙白虎,而中间的山岭则是坚实的靠背,靠背后是连绵无尽的五桂山区。墓穴居高临下,面向广阔的伶仃洋,在伶仃洋和墓穴之间,有一山岭,名金槟榔山,可以看作案山,伶仃洋中靠近陆地几公里的地方,是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淇澳岛,可以看作朝山。兰溪从五桂山深处由西向东流出,遇金槟榔山折而往北,穿山后再向东流入伶仃洋。
孙中山个人命运的曲折,给人无穷的联想。不过,即使不从风水的角度分析,只看这里有山的气势,有水的怀抱,确实是一处难得的好风景。
图:五桂山远眺图。顶有双峰,如刀笔分叉,向东北拖撑。这是一面典型的大旗,细分之又可归入得胜旗和捷报旗类,对于征战逐鹿和科举仕途十分有利。旗杆高插的五桂山,作为方圆百里群山之祖,脉分多路,奔腾而出。
图:孙祖坟场
链接:
香山与中山
中山古称“香山”,其境内的五桂山多产奇异花卉,香溢数十里,故名香山。清朝嘉庆年间,香山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同列为大县。
澳门原本属于香山县。1849年葡萄牙人赶走香山驻望厦村的县丞,将澳门侵占。1925年,孙中山逝世,香山县易名为中山县。1961年从中山县划出珠海县,又陆续划出部分地方归斗门县、番禺县、顺德县、新会县,中山的面积减少了43%。1983年12月中山撤县置市,为县级市,1988年1月升为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