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游遍天下
 
2010年 05月 07日 08:34    游遍天下
 

   3

   澳门与孙中山有太多的历史牵连,贮存了他太多的情感。澳门人称这里是孙中山的第二故乡。澳门又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摇篮,后来孙中山领导的一场又一场席卷中国的革命运动,就在这个小城市里萌芽发酵。

   郑家大屋、亚婆井、国父纪念馆等地都曾留下孙中山的足迹。如今,这些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1890:澳门

   1890年,澳门《濠头月刊》上刊登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政论文章,文中建议清朝政府兴办农学会,禁绝鸦片,救国主张哗然全城。写这篇政论的人,正是当时还在香港西医书院做学生的孙中山。

   大学时期的孙中山经常来往于香港与澳门之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谈论国事,酝酿改革。当时他和杨鹤龄、陈少白、尤列三位好友经常聚在杨鹤龄家中诟病时政。由于言语激烈、公开反清,时称“四大寇”。晚清时期的澳门已成为葡萄牙海外殖民地,对于酝酿革命推翻满清的爱国志士来说,这里是革命志士的避风港。在澳门土生葡人飞南第的协助下,1893年,孙中山创办了《镜海丛报》,有了文字救国的坚实阵地。

   亚婆井前地旁,这条看似平凡的龙头左巷,还隐居着一位思想巨人——清代思想家郑观应。他世居澳门,并在这里写下《盛世危言》。孙中山在与郑观应的交往中,认识到要必须走一条维新变革的道路,才能振兴中国。当年的郑观应没有想到,这个常来叩响郑家大屋的年轻人,将会为中国带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

   18927,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的孙中山选择去澳门行医,以镜湖医院为大本营。孙中山还在草堆街开设自己的门诊中西药局。约一年的行医期间,他以医术为“入世之媒”,于救治患者疾苦的同时,愈益热衷于“医国”的事业,不畏艰辛地探求救国的真理,积极酝酿着“驱除鞑虏,恢复华夏”的途径。

   可以说,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早期民主革命思想和蓝图,都是在澳门这段时间形成的。所以孙中山把澳门当作他最早革命的地方。

   1894年,孙中山离开澳门,这是他由一个业余革命者变成职业革命家的转折点。从此,澳门也成了孙中山及其革命党的活动据点。

   1912524,孙中山回故乡经过澳门时特地回镜湖医院探望朋友,虽然二次革命后,他再也没有来过澳门,但他的元配卢慕贞,长兄孙眉,长女孙珽都在澳门安居,即现在的国父纪念馆址,直至终老。

   亚婆井前地:亚婆井前地以及塔石艺文馆等地仍保留原有的古井。这里是葡人在澳门最早的聚居点之一。澳门葡人民谣说:“喝了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今天亚婆井前地一带仍然保留许多西式建筑,充满南欧风情。

   这里离妈阁庙只有10分钟步程,附近除了修葺一新的郑家大屋,还有建于16世纪中叶,被喻为中国最古老教堂之一的圣老楞佐教堂,都是“澳门历史城区”的宝贵建筑物。

 
2010年03月号 总第101期 (来源: 游遍天下) 编辑: 古亮宇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邮发代码:46-153 人民币18元/港币18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深圳商报社大厦7楼 电话:0755-83916958, 83907299, 83916977 广告价目
Copyright©2009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