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采访)
李娇:一张春饼闯天下
如果她一直在家乡经营那家小餐馆,深圳也许会少了目前这两家红红火火的东北春饼店,少了一个在不断探索创新家乡菜的人。
她叫李娇,是深圳两家东北春饼店以及一家川菜与一家湘菜的老板,她来自辽宁鞍山的一个乡村,最初来深圳的路线是从老家坐车颠簸两个多小时到沈阳,由沈阳坐火车到广州,之后,乘坐大巴到深圳。那是1995年的事。
问:还记得第一次来深圳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吗?
李:当然,那时我们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走时就准备了很多吃的,大大小小背了几个包,急急忙忙的赶到火车站,已经快发车了,进站后,有一个很重的包的带子断了,我就拖着这个包跑啊跑啊,很多人在看我,也顾不得那么多,赶上火车才是重要的。
问:刚来深圳的情形现在还记得么?
李:那时,上海宾馆以西还是荒凉一片啊,我们开始的时候都是睡在餐厅里,用椅子拼成一个睡觉的地方,早上起来感到背部特不舒服。
问:“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深圳?”问。
李:我们有祖传做春饼的手艺,但是在家乡我开的餐馆还不是卖春饼的。有个在深圳的亲戚说你们有做春饼的手艺,过来开春饼店,说这里是特区,各地的人都有,这里东北人不少,都想吃到家乡菜,开春饼店一定会火,我是个喜欢冒险喜欢挑战的人,在学校开运动会参加长跑比赛,我是最能坚持跑完全程的,所以当亲戚说来深圳,那是到特区去创业,我就特兴奋,当然内心里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问:说说经营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李:那说起来多了,先数一个最有意思的,我们一共在深圳经营了四家饭店,有三家装修时都发生了同样一件蹊跷事。那时,因为装修,门还没有装上,值班的电工晚上会拿一个长条凳睡在店的门口处,结果这三次他都被偷的就剩下一条短裤。另外,有客人来吃春饼,问服务员,你们的春饼咋这么厚啊? 服务员笑着说这是分成五张的。我们的春饼薄而透明,可以看清盘子的花纹,但是又很筋道,口感是没得说。
问:那来你的餐馆消费的大多是哪里人?
李:我看有近一半的是东北人,其次是北方人居多,也时常有香港人或外国人来吃,今天就来了一桌外国人。
问:在深圳吃饭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李:在深圳,各种地方菜都可以吃到,太丰富了,家乡来了朋友,我一定会带他们去吃粤菜和客家菜,我个人喜欢粤菜的清淡口味。